隨著飼料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近兩年來飼料行業發生了大轉型、 大發展、大競爭、大淘汰的格局 ,行業已經進入高成本,微利型,規?;托畔⒒瘯r代。 尤其面對原料市場起伏不定的價格戰和原料質量,如何在這種環境下采購質優價廉的原料, 我們就必須在采購前期把控原料質量。 飼料產品的品質好壞,首先取決于原料質量,原料品質的優劣與穩定直接關系到飼料產品的質量 ,什么是好原料 ,什么是次原料,我們日常應該怎么區別? 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想到了標準,符合標準的原料一定是好原料嗎 ? 有時候我們也在思考, 怎樣才能采購到性價比高的原料,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談起。
一、采購管理認識需要加強
企業采購管理的目的是維持企業產銷活動及合理降低產銷成本,穩定產品質量。 許多人認為就是以最低價格獲得當前所需原料的簡單交易,把成本最優誤認為是價格最低就可以了,沒有把采購成本上升到以最低總成本來建議業務供給渠道的戰略高度來考慮,是采購管理工作沒有體現出充分平衡企業內外部優勢,以降低總體供應鏈的成本。 許多加工企業在原料采購渠道建設上安于現狀,沒有更好的開發新的供應商,基本就靠原有的網絡開展業務,有的在供應商甄選上缺乏有效的綜合評估體系,同時 ,由于缺乏一定寬度的進貨渠道,給采供工作帶來被動和困擾。
二、傳統采購模式已被替代
高速度,高效率的電子化應用的高速發展, 為即時快速采購提供了最佳選擇,也為我們提供了更短的原料產品周期,更快的技術變化,從而在采購過程中實現更大的敏捷性。 在日常采購工作中,要定期對原料供應商的經營狀況、 制造能力、技術能力、品控能力 、管理制度以及企業資質進行評估和考察 。 原料產品一次不合格,對供應商提出口頭警告;二次不合格,對供應商扣除部分貨款; 三次不合格,取消合格供應商資格。 我們也有必要選擇區域性即時批量采購 , 既保持原料的新鮮度,也可保證供應商快速可靠的供貨。
三 、重視信息采集 ,科學合理設置庫存
近年來農產品市場錯綜復雜,特別受價格行情、天氣、運輸時效、國內外期貨等波動頻繁的影響較大,我們有必要根據自己生產用量和庫存合理性采購。 庫存設置要考慮經濟化 , 在行情比較平穩的情況下, 為了減少資金的占用和原料周轉,庫存就要做的少一點。 上旬可以適當做大庫存,中旬壓縮庫存 ,下旬可以根據實際生產量做適當合理的庫存。 飼料銷售經常會出現不可預測的情況。 比如,飼料銷售量大漲, 原料使用量隨之突然增加,如果庫存量少,有時候可能會出現因某種原料斷貨而臨時停產。 在采購過程中 ,采購量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沒有其它因素,過多的采購不但會占用流動資金,還會產生倉儲、中轉費用等,也影響其它原料的倉儲采購。 在原料市場行情波動時,原料行情的變化也會影響庫存的變化。 合理采購和控制庫存,需要把原料進行具體劃分。 比如 ,酒糟 、豆粕 、棉粕 、花生粕等大宗原料平常使用比較多 , 就要優先考慮 ,科學合理的設置庫存 ,然后再根據重要性來具體制定相應的安全庫存。
四、關注采購運營成本
采購在關注原料資源本身的同時,更要關注采購運營成本。 運輸狀況的便利性 、及時性 、安全性 、、淡旺季運輸成本都是需要采購人員重視的因素。 建議更多的和一定地理半徑范圍的企業合作 , 以便采購后的配送 ,從而降低配送成本 、采購成本和倉儲成本。
五、關注地產糧食地域性和植物生長周期、品種、倉儲、年份等對品質的影響
玉米是飼料成份最主要的原料之一,占原料使用量的 50%左右。 玉米驗收標準一般分為顏色、 容重、雜質 、水分 、不完善粒 、霉變 (稱霉菌毒素)。 玉米驗收重點是霉變和水分。 然而, 毒素和霉變并一定是必然關系,我們需要從產地 、品種 、收貨方式和儲存方式等多方面觀察玉米的質量情況。 近年來,隨著生豬養殖業集約化的發展,生豬養殖生產對飼料原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華北 、黃淮產區玉米不同程度受到霉菌毒素的侵害。 對于飼料加工企業來說,東北玉米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飼料玉米供應源。 西北地區、山西一般都以春玉米為主 ;華北 、黃淮地區主要以夏播玉米為主。 每年 10 月左右,新玉米開始上市,新玉米的霉菌毒素檢測結果一般都比較好,隨著倉儲時間的變化 ,從次年的2 月到 9 月 ,霉菌毒素普遍上升 ,所以我們對玉米如何驗收使用,每個時期都應該有不同的方法 ,應該根據品種 (不同品種在同一動物使用效果是有差別的)、產地、收貨時間 、倉儲來調整驗收方法 ,這樣才能保證質量。
近年來, 飼料采購成本越來越高,我們要全面考慮和衡量原料所實現的價值,農產品替代品的開發,尤其是企業所在地周圍半徑的原料, 如果開發的質優價廉,這樣可以更好地降低企業原料成本,從而給企業帶來更高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