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qytmr"><big id="qytmr"></big></nav>

          <button id="qytmr"></button>
          推廣 熱搜: 土雞苗  雞苗  肉雞苗  麻雞  蛋雞苗  孵化機  青年雞  供應貴妃雞苗  土雞  孵化器 

          雞飼料配方設計

             2017-10-17 134160
          摘 要: 飼料配方設計是根據不同種類雞的營養需要不同合理地選擇飼養標準,同時了解各種飼料原料的營養特性,以期滿足不同種類雞的營養需要,充分發揮其生產性能,并獲得數量多、品質好、成本低的產品。本文重點介紹肉用仔雞、產蛋雞和種雞的飼料配方設計原則和要點。詳見下文。
          關鍵詞: 仔雞;產蛋雞;種雞;飼料配方;設計

          1 肉用仔雞
                ①選擇、確定飼養標準。以我國雞的飼養標準中肉雞的專用標準為依據,參考NRC等標準,根據雞的品種、飼料資源、飼養管理條件、當地條件及配合料的加工方式等適當加以調整。
                ②采用階段飼養管理技術。世界各國肉用仔雞的飼養標準都是按階段(周齡)列出其不同的營養水平,以保證所提供的營養水平更接近肉仔雞的實際需要,更有效地促進肉雞的生長,更經濟地利用蛋白質飼料。
                ③采用適量的日糧能量濃度。肉仔雞對不同能量濃度日糧的采食量具有一定的調節能力,對高能量濃度日糧的采食量少,對低能量濃度日糧的采食量多。肉仔雞日糧的代謝能濃度在12.86MJ/kg以上較為理想。限于條件,可以降低至我國飼養標準的規定值。進行階段飼養時,各階段的能量濃度可以是相等的或者漸增的,但應盡量避免遞減趨勢。添加油脂可以有效提高能量濃度,添加水平為:肉小雞1%,肉中雞1.5%,肉大雞2%
          [1]。一般蛋雞每日需配合日糧100~120g;肉用雞130~150g[2]。
                ④采用高蛋白水平的前期料。在日糧氨基酸平衡的前提下,日糧粗蛋白前期升高到22%,后期降至18%較適宜。
                ⑤注意日糧中各種氨基酸之間的平衡。當配方的能量濃度高于或者低于標準時,日糧氨基酸的水平應根據氨基酸與能量比進行增減。對于數量不足的氨基酸,可通過多種蛋白質飼料互補作用提高其營養價值,也可直接利用合成氨基酸加以補充。
                ⑥供給充足的礦物質元素、超量的維生素。鈣、磷必須以利于吸收的化合物的形式充足供給(如磷酸一鈣、磷酸二鈣、磷酸三鈣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屬于調節性物質,我國和NRC列出的數字屬最低需要量,可以把飼料內的含量作為安全用量,標準中的規定作為添加量。但由于維生素的活性不穩定,實際應用時可高于標準的50~100%或更高,尤其是維生素A。目前,采用后噴涂工藝技術可以保持維生素活性,并降低維生素添加劑量。
                ⑦合理使用藥物添加劑和酶制劑。在出售前1~2周要嚴格控制抗生素藥物的添加,以免殘留,引入外源酶制劑和益生素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2 產蛋雞
                蛋雞可分為育雛期、育成期和產蛋期三個階段。隨著周齡的增長,能量濃度和蛋白質水平降低。
                ①0~6周齡為育雛期。這一時期雞的營養需要是高能高蛋白,全價營養。設計配方時應選用粗纖維含量低、營養價值高、品質優良、容易消化的飼料。根據飼養方式和雛雞來源添加必要的抗球蟲藥和防白痢藥等。
                ②6周齡至開產前為育成期。作為產蛋雞,在開產前不能過肥。為了控制生長速度,日糧營養指標值應相對較低。此時期每1kg日糧的代謝能水平為:7~14周齡為11.72MJ,15~20周齡為11.30MJ。粗蛋白水平不宜過高,7~14周齡和15~20周齡的蛋白質水平分別為16%和12%。在氨基酸平衡的條件下,蛋白質水平可降到10%。育成雞日糧中鈣的水平不宜過高,在開產前2周到產蛋率達到5%時,鈣的水平可以提高到2%;產蛋量超過5%,鈣含量可提高到相應的水平。育成雞的飼料可以選用農副產品,如糠麩類、酒糟類、粉渣類以及青綠飼料等粗纖維含量高、能值低的原料,以控制體重。
                ③產蛋期。這一時期按產蛋率高低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產蛋率小于65%、產蛋率為65~80%和產蛋率大于80%。生產中也可使用二階段制,即產蛋率大于80%和低于80%。產蛋高峰期要重視飼料搭配的穩定性和粗蛋白質含量。按照飼養標準,粗蛋白質水平應為16.5%,如有必要可以提高到17%以上。日糧中鈣的水平要達到3.3~3.5%,有效磷達到0.33~0.35%。此外,配合飼料的原料要求品質好、營養豐富,必需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指標可以適量提高。產蛋高峰期過后,日糧蛋白質的水平不可下降太快,并限制其飼料采食量為自由采食量的90~95%。鈣的水平要進行適當調整,40周齡后以及盛夏氣溫超過35℃以上時,鈣的水平可以由3.3~3.69%提高到3.7~3.99%,但不可超過4%。設計產蛋雞的飼料配方,一方面要根據雞的生產水平,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到雞的品種(如輕型品種、褐殼蛋品種等)、蛋的大小、蛋殼的厚薄以及環境氣候等因素。輕型白殼蛋雞料和中型褐殼蛋雞料可以通用,但應特別注意,褐殼蛋雞的蛋白質、吡哆醇、維生素B
          1、維生素E的供給水平,并同時供給其足夠的蛋氨酸和胱氨酸。褐殼蛋雞飼料中盡可能避免使用菜子餅柏,以免影響蛋品質。
          3 種雞
                我國飼養標準中(蛋用)種雞營養需要與產蛋雞相同,而日本及NRC飼養標準中的維生素B6、維生素B2、維生素B12、泛酸、生物素以及微量元素鐵、鋅、錳的需要量都比產蛋雞略高。同商品蛋雞料相比,肉用種母雞飼料的鋅、鐵、銅、維生素B1、生物素、葉酸和吡哆醇含量相應提高30~50%,鐵、碘、維生素A、維生素K、維生素E和核黃素應提高1倍,泛酸應提高3.5倍,其他營養指標與商品蛋雞料相同。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養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養雞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養雞網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浙ICP備10000191號-1  |  服務協議  |  網站地圖  |  網站留言  |  違規舉報  |  浙ICP備1000019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