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溫低蛋雞的營養需要提高, 雞舍為保溫,通風性差,往往造成雞舍空氣混濁,氨氣味重,對呼吸道造成不良刺激。 另外冬季氣溫低,雞機體免疫力下降,使其易得呼吸道疾病及其他傳染性疾病[1]。 因此,根據褐殼蛋雞冬季營養的生理特點,合理配制飼料對其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和增強抵抗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1 飼料配方基本原則
1.1 科學性原則
是飼料配方設計基礎, 主要反映在營養平衡、適口性等幾方面。
1.2 經濟性原則
營養參數的確定要結合實際。飼料原料的選用應注意因地、因時制宜,要合理安排飼料加工工藝程序和節省勞動力消耗,降低成本。
1.3 可操作性原則
可操作性即生產上的可行性。 配方在原材料選用的種類、質量穩定程度、價格及數量上都應與市場情況及企業條件相適應。 產品的種類與階段劃分應符合養殖業的生產要求,還應考慮加工工藝的可行性。
1.4 市場性原則
產品的目標是市場。 設計配方時必須明確產品的定位。
1.5 安全性與合法性原則
按配方設計出的產品應嚴格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條例,如營養指標、感觀指標、衛生指標、包裝、標簽等,尤其是不能使用違禁藥物。 對動物和人體可能有害的物質,其使用或含量應嚴格遵照國家規定。 另外配方設計還要考慮產品對環境生態的影響。
2 配制配方時應考慮的因素
2.1 影響產蛋量的營養因素
日糧能量水平、能蛋比、維生素、微量元素含量和鈣磷比例[2]。
2.2 影響蛋重的營養因素
2.2.1 亞油酸
亞油酸參與脂肪代謝,所以通過它對蛋黃的影響而影響蛋的大小。 日糧中保證最大蛋重的亞油酸水平,目前公認的為 1.5%[4]。
2.2.2 能量
后備母雞的生長對飼糧的能量濃度最為敏感,提高能量進食量就能育成體重較大的新母雞,而開產體重為決定蛋重大小的重要因素。 飼糧能量水平對蛋重的影響主要是通過飼料進食量,能量進食量是影響產蛋量的最關鍵因素,而蛋白質進食量則是決定蛋重的關鍵因素[3]。
2.2.3 蛋白質
蛋白質水平或者更精確地說蛋白質進食量是影響雞蛋大小的主要營養因素。 氨基酸營養是蛋白質營養的實質[5]。
綜上所述,在品系雞種的遺傳性能所賦予的范圍內,蛋大小也是一個可以調控的生產指標。 我們可以通過控制母雞的開產日齡、體重、蛋白質以及能量等營養素的進食量來控制蛋大小,以滿足市場 需要并取得最大經濟收益。